Daucus carote 胡蘿蔔
繖形花科(Umbelliferae)
胡蘿蔔屬(Daucus)
別名:紅蘿蔔、山蘿蔔、野胡蘿蔔、紅菜頭、人參、甘荀、丁香蘿蔔、黃蘿蔔
原產:中亞西亞、歐洲、亞洲、北非及南、北美等地,台灣大約在民國前十六年自日本引入胡蘿蔔種植至今。
花語:秋的思念
用途:
1. 食用:主根肥大,可生食、涼拌、炒食、榨汁、煮湯、醃漬,亦可當飼料;種子可泡茶,有助於治療疝氣或胃腸脹氣;葉有利尿的作用。
2.藥用:性味:根:甘、辛、平;子:苦、辛、溫;葉:辛、甘、平。效用:根:健脾,寬中下氣,化滯,清熱解毒。
治消化不良,久痢,脾虛食少,體須乏力,脘腹痛,泄瀉,喘咳,百日咳,咽喉腫痛,麻疹,水痘,癰腫,燙火傷,痔漏;子:燥濕散寒,利水殺蟲。
治壇喘,久痢;葉:理氣止痛,麗水。治脘腹痛,浮腫,小便不通,淋痛。
3.切花欣賞
植物特徵:
二年生草本,高 20~120 公分,莖直立,表面有白色粗硬毛。
根生葉有長柄,基部銷狀;葉片 2~3 回羽狀分裂,最終裂片線形或披針形;
莖生葉的葉柄較短。複繖形花序頂生或側生,有粗硬毛、傘梗 15~30 枚或更多;
總苞片 5~8,葉狀,羽狀分裂,裂片線形,邊緣膜質,有細柔毛;小總苞片數枚,不裂或羽狀分裂;
小傘形花序有花 15~25 朵,花小,白色、黃色或淡紫紅色,每一總傘花序中心的花通常有一朵為深紫紅色;
花萼 5,窄三角形;花瓣 5,大小不等,先端凹陷,成一狹窄內折的小舌片;
異花傳粉,子房下位,密生細柔毛,結果時花序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折。
雙懸果卵圓形,分果的主稜不顯著,次稜 4 條,發展成窄翅,翅上密生釣刺。花期 5~7 月,果期 7~8 月。
生長特性:
胡蘿蔔一般在秋季耕種冬季收穫,不過也可以進行反季節栽培,也就是春天栽種夏天收穫。
胡蘿蔔肉質根在18~23攝氏度時發育良好,發芽溫度為20~25攝氏度。
由於胡蘿蔔根系發達,保持土質疏鬆對於胡蘿蔔的生長有利,適宜種植在沙質土壤之中。
栽培的前期不能施水過量,以防地面部分生長過度。後期則要保證供水充足以使肉質根能夠充分發育。
優秀的胡蘿蔔栽培種在合適條件下最高畝產可達6000公斤(每公頃90噸)其常見病蟲害包括黑斑病、黑腐病、根結線蟲病、軟腐病、胡蘿蔔花葉病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