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assica oleracea 甘藍

十字花科

蕓苔屬

別名:葉牡丹、結球甘藍

甘藍   羽衣甘藍   結球甘藍

花語:利益、華美

 

利用:

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。以葉球供食,可炒食、煮食、涼拌、腌漬或制幹菜。世界各地普遍栽培,爲歐洲、美洲國家的主要蔬菜,中國各地均有栽培,如選用適宜的品種排開播種,分期收穫,可周年供應。

花椰菜  青花菜

植物特徵:

 

基生葉大,層層包裹成球狀體,肉質而肥厚,倒卵形或長圓形,灰藍綠色,表面有粉狀蠟質,莖生葉狹,基部有時抱莖。總狀花序,花淡黄色。角果長圓形,先端有圓錐形的喙。果梗直立開展,種子球形,褐色。花期春季。包括下列變種:結球甘藍,以葉球供食用;花椰菜,以花球供食用;球莖甘藍,以球狀肉質莖供食用;孢子甘藍,以葉腋間的小葉球供食用;青花菜,以綠色花球和肉質花莖供食用;羽衣甘藍,葉片呈紅紫等彩色,供觀賞用。

 

  甘藍類蔬菜起源於地中海沿岸,由野生甘藍演化而來。早在4000年以前,野生甘藍的某些類型就在東南歐洲被利用。後逐漸傳至歐洲各國栽培,經過長期的人工栽培和選擇、演化成上述不同的變種。到公元9世紀,甘藍已爲歐洲各國廣泛種植供食用。16世紀傳入北美洲。現已成爲世界許多國家特别是歐洲、北美各國的主要蔬菜。
 
生長特性:
主根不發達,須根多,主要分布在深30釐米的土層内,吸水、吸肥、搞旱、耐濕力強。莖在營養生長期短而粗,開花時莖高大。葉在各個階段有明顯的變化,基生葉和幼葉有葉柄,蓮座期有葉翼,葉柄不明顯。甘藍爲總狀花序,異花授粉作物,應防止種間雜交,自然隔離應在2000米以上。果實爲角果,成熟時易開裂,收穫過晚易損失種子,種子千粒重3克--4克
赤球甘藍   皺葉甘藍   球莖甘藍   
 

病蟲害防治

軟腐病

 
  甘藍軟腐病,一般始於結球期,初發在外葉或葉球基部出現水浸狀斑,植株外層包葉中午萎蔫,早晚恢複,數天後外層葉片不再恢複,病部開始腐爛,葉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漸腐爛成泥狀,或塌倒潰爛,葉柄或根莖基部的組織呈灰褐色軟腐,嚴重的全株腐爛,病部散發出惡臭味,别於黑腐病。
 
  防治方法:加強栽培管理,避免在菜株上造成傷口;避免連作;實行深溝窄畦栽培,注意排水。早期發現病株,連根拔除,將其深埋,病穴用石灰消毒。及早徹底治蟲。發病初期可用以下藥劑制止病害蔓延:鏈黴素200~300萬單位;或用抗菌劑“401”0.5千克加水250~300千克噴霧;或敵克松原粉0.5千克澆根。後期藥劑可選用72%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4000~5000倍液,或77%可殺得可濕粉2000倍液,或50%福美雙可濕粉500倍液。發病初期交替噴施藥劑3~4次,隔7~10天噴1次。
 

黑腐病

 
  外葉或葉球基部先發病,病部初呈水漬狀,後軟化腐爛,產生惡臭味。田間主要症狀有多種:有莖基部先腐爛,外葉萎蔫,葉球外露;也有外葉邊緣枯焦,心葉頂部或外葉全面腐爛,當天氣轉晴幹燥時,腐爛的葉片失水呈薄紙狀。高溫多雨,地勢低窪,排水不良,或偏施、過施氮肥,有利於該病的發生和流行。
 
  其防治方法有:1、治蟲防病: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蟲,減少蟲傷。2、農業防治:合理輪作,整治排灌系統,深溝高畦種植,實行配方施肥,忌偏施過施氮肥。3、藥劑防治:可用72%農用硫酸鏈黴素3500倍,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,或50%代森銨水劑800~1000倍液。藥劑交替使用,噴施與淋施相結合,隔7~10天噴1次,連施3~4次。
 

病毒病

 
  苗期染病,葉片產生褪綠近圓形斑點,直徑2~3毫米,後整個葉片顏色變淡或變爲濃淡相間綠色斑駁。成株染病除嫩葉現濃淡不均斑駁外,老葉背面生有黑色壞死斑點,病株結球晚且松散。種株染病、葉片上現出斑駁,並伴有葉脈輕度壞死。前期注意防治蟲害傳播病毒病,感染病毒病初期可噴施20%病毒K500倍液,或用1.5%植病靈乳劑800~1000倍液、83增抗劑100倍液防治,每隔7~10天噴一次,連續噴2~3次,可控制或減輕病害發生。生理性病害:結球初期、中期,葉緣變褐、腐爛,是由過量施氮肥引起鈣素缺乏導致的。
 

小菜蛾

 
  物理防治:小菜蛾有趨光性,在成蟲發生期,每10畝設置一盞黑光燈,可誘殺大量小菜蛾,減少蟲源;生物防治:采用細菌殺蟲劑如Bt,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;化學防治:目前可使用的藥劑很多,包括:25%(或30%)滅幼脲1號(或3號)500~1000倍液,華戎一號或50%二嗪農乳油1500倍液,5%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,5%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。使用時應在發生初期進行,並要噴到葉背面或新葉上,每隔5~7天一次,連續噴3~5次。
 

甜菜夜蛾

 
  誘殺防治: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,可在田間設置頻振式殺蟲燈誘殺;藥劑防治:24%美滿SC2000~3000倍;15%安打SC2000~3000倍;防治應掌握在幼蟲盛孵期和一齡幼蟲高峰期施藥。施藥時間應爲早晨和傍晚,噴藥要均勻周到,植物葉正反面要充分着藥。該蟲抗藥性強,因此注意輪換或交替用藥,夜蛾具有雜食性和暴食性,施藥時應均勻周到,重點噴葉背及心葉。夜蛾具有晝伏夜出習性,防治應在傍晚進行。高溫幹旱季節防治夜蛾應加大用水量,交替用藥,有利於提高防治效果。
 

斜紋夜蛾

 
  誘殺:頻振式殺蟲燈、性信息素和黑光燈或糖醋盆誘殺成蟲;藥劑防治:施藥應在傍晚進行。藥劑可選用5%銳勁特1500~2000倍、10%除盡懸浮液1000~1500倍、15%安打懸浮液、5000倍,5%抑太保和5%卡死克1000~1500倍噴霧防治。
 

菜青蟲

 
   生物防治:可采用細菌殺蟲劑,如國產Bt和青蟲菌六號液劑,通常采用500~800倍稀釋濃度;藥劑防治:可采用2.5%的保得乳油2000倍液,5%的銳勁特懸浮劑2500倍液等;還可采用如滅幼脲一號或三號,20%或25%的膠懸劑500~1000倍液。但此類藥劑作用效果較慢,通常在蟲齡變更時才使害蟲致死,應提早噴灑。

 

貯藏方式

窖藏

 
  由於甘藍耐寒性較白菜強,入窖時間可略晚於白菜,在窖内可以堆碼貯、架貯和筐裝堆貯。碼垛可碼成三角形垛、長方形垛,最好是架貯,每層架上可擺放2—3層,架貯利於通風散熱。筐裝堆碼也利於通風。
 

埋藏


  在地勢較高、排水好的地塊挖寬1.5—2.0米,深視當地氣候和堆放層數定,一般要求1.2—1.5米深,溝内可堆放2—4層甘藍。對那些結球尚不緊實的甘藍,上面覆蓋秸稈,以後再根據外溫變化逐步覆土或蓋秸稈,以防凍害。還可以連根拔起,保留外葉,將其根朝下排緊碼實,假植在溝内,土幹時還可少澆些水,適當覆蓋防凍,在貯藏中葉球將會進一步充實增重。埋藏注意不要封埋過早,以免傷熱造成腐爛。
 

冷庫貯藏


  甘藍適宜冷藏,尤其是春甘藍若貯藏必須冷藏。將收穫後經過散熱預冷並經修整的甘藍,裝筐或裝箱,在庫里堆碼,堆碼時注意留有空隙,以利通風排熱。貯期控制庫溫在-1—0℃,相對濕度90%—95%即可。在冷庫内甘藍也可以利用菜架擺放幾層,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濕,避免幹耗。在裝筐(箱)貯時,可以在充分預冷的基礎上用約0.02毫米厚的薄膜包菜,或單棵菜裝薄膜袋,這樣可以減少幹耗。
 

氣調貯藏


  甘藍可以利用塑料薄膜扣帳,進行氣調貯藏。在0—1℃溫度下,調節内部空氣成分,使氧氣在2%—3%,二氧化碳2%—5%,可延長貯期,並降低損耗。但由於耗費成本高,經濟上不一定有效益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展卉花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